什么是慢性创面?
慢性创面是指因糖尿病、血液循环障碍、感染或长期压迫等原因,导致伤口无法在正常时间内愈合的情况。这类伤口常伴随疼痛、反复感染,甚至可能引发截肢等严重后果。据统计,我国约1.5%-20.3%的外科患者受此困扰,治疗难度大且费用高昂。
传统疗法的局限性
目前,慢性创面的治疗手段包括清创手术、植皮、高压氧疗法等,但这些方法或因副作用大、或因效果不稳定,难以满足所有患者的需求。科学家们一直在寻找更安全、更有效的替代方案,而近年来的研究发现,我们熟悉的“益生菌”或许能成为突破口。
益生菌:不只是肠道健康小能手
益生菌是一类对宿主有益的活性微生物,常见于酸奶、发酵食品中。过去,它们因调节肠道菌群、改善消化功能而闻名。但最新研究表明,益生菌的作用远不止于此——它们还能直接作用于皮肤伤口,加速愈合!
益生菌如何帮助伤口愈合?
1️⃣ 抑制感染:“以菌攻菌”
- 慢性伤口常被耐药细菌和生物膜“霸占”,抗生素难以起效。而益生菌能分泌乳酸、过氧化氢等天然抗菌物质,直接杀死或抑制致病菌。
- 例如,罗伊氏乳杆菌产生的“罗伊氏素”可对抗金黄色葡萄球菌,甚至能干扰细菌的“通讯系统”(群体感应),阻止它们抱团形成顽固的生物膜。
2️⃣ 灭火炎症,为修复铺路
- 慢性伤口长期处于“发炎状态”,过多的炎症因子会阻碍新组织生长。益生菌能调节免疫细胞(如巨噬细胞),减少促炎因子(如TNF-α、IL-6),让伤口从“战火纷飞”转向“和平重建”。
3️⃣ 加固皮肤屏障
- 益生菌能刺激角质细胞增殖,加速伤口表面的上皮化。例如,鼠李糖乳杆菌可增强皮肤细胞间的紧密连接,像“水泥”一样填补缝隙,防止细菌入侵。
- 某些菌株还能提升皮肤中的神经酰胺水平,帮助锁住水分,增强皮肤防御力。
4️⃣ 促进血管新生,输送营养
- 新生血管是伤口愈合的“生命线”。实验显示,局部使用植物乳杆菌可增加血管密度,改善伤口血液供应,为细胞修复提供更多氧气和营养。
5️⃣ 营养加持,双管齐下
益生菌在代谢过程中会释放维生素、短链脂肪酸等营养物质,甚至能帮助人体吸收维生素D和E——这些成分对胶原蛋白合成和抗炎至关重要。
未来展望:从实验室到临床
目前,益生菌治疗慢性创面的研究多集中在动物实验和小规模临床试验中。例如,一项针对糖尿病足患者的试验显示,局部使用植物乳杆菌可使伤口愈合时间显著缩短。科学家还在探索“工程菌”——通过基因改造让益生菌携带特定修复因子(如CXCL12),进一步加速愈合。
当然,挑战依然存在:不同患者的皮肤菌群差异大,最佳菌种、剂量和使用方式仍需验证。但可以肯定的是,益生菌为慢性创面治疗开辟了一条充满希望的新路径。
本文科普内容基于王矾,郑欣宇,徐丹等.益生菌促进慢性创面愈合的研究进展[J].安徽医学,2025,46(3):378-382.
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